緩解
被限制令箝住的生計

瘟疫是大災難,要全球發心、全球發放,給予人人充足保護。

|

證嚴上人

向下閱讀專題
當警戒燈號由黃轉橙,2020年2月7日,新加坡政府升高了新冠肺炎(Covid-19)的警戒等級,兩個月後,新加坡政府進一步施行「阻斷措施」(circuitbreaker),除了市場、超市、小販中心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務照常營業,其他提供非必要服務的行業必須停止運作,進一步衝擊了原本落在貧窮邊緣的弱勢群眾。
 
慈濟新加坡分會的「戒慎防疫、虔誠祈福」防疫專案,透過三個子計畫關懷醫護人員、海外返星國人員,也針對慈濟長期關懷濟助的家庭提供金錢與物資補助。接著隨著阻斷措施頒佈,再啟動「疫起茹素‧送愛心餐」,結合被允許活動的計程車隊來以工代賑,為無法自備餐食、外出打包有困難的照顧戶提供送午晚餐服務。
 
「當她看到訪視員送上的麵包,她特別高興。」慈濟新加坡分會慈善志業發展室主任邱志豪講述他們為一戶從海外來新加坡謀生的弱勢家庭送餐,該戶存糧告罄,慈濟立刻為他們申請緊急補助,同時購買糧食送去。他感慨地說:「連這麼一條簡單的麵包,也能讓照顧戶產生那麼大的滿足感,更何況是他們所需要的三餐?」
 

糧荒危機疫情中援助不斷

 
如果,連經濟富裕的已開發國家新加坡,貧戶尚且因為政府的封鎖政策都哀哀告急,那其他經濟基礎薄弱的國家,當地的慈濟志工又如何展開援助呢?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在2020年4月報告指出,饑荒地區最可能成為新冠肺炎重災區。非洲內陸國家辛巴威,總人口一千四百多萬,超過半數糧食不足,加上公衛體系脆弱、住宅環境惡劣,疫情容易一觸即發,然而當地連乾淨的水源都是奢求,遑論防疫。
 
距離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僅65公里的麥坎伯(Macombe)醫院,4月2日請求慈濟協助。在封城管制下,慈濟志工經多方聯繫,終於取得警察局所發給的通行證,把800公斤大米和500個口罩送抵醫院。院中有61位病患,但廚房只剩下5公斤玉米粉;也因此當醫護人員看到口罩與糧食,感動得哭了出來。
 
「這一次援助,打通了慈濟取得通行證的路,讓後續關懷工作有通行證出門。」長年在辛巴威從事慈善工作的台商也是慈濟志工的朱金財說明,他們在3月27日得知南非封城後,就警覺到接下來辛巴威也會封城,因此先將大米等物資送到4個社區備存;然後由平日所培養的當地本土志工就近關懷,截至5月中旬,已緊急發放超過七千戶家庭。
 

無薪增多大愛主動來共伴

 
根據勞動部5月中旬的統計,是時臺灣無薪假人數已高達2萬1千多人,為10年來最高;3月分失業人數也高達44萬5千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千人。慈濟基金會於4月12日發佈「大愛共伴‧造福行善」行動,全面啟動臺灣慈濟募心募愛、防疫物資援助、防疫紓困發放等各項計畫。
 
根據計畫,慈濟志工除了原有的列冊中的照顧戶與關懷戶,更回溯前兩年因生活已改善而「結案」的弱勢家庭,全數約五萬戶,進一步主動聯繫、關懷他們的生活近況,及時提供疫情期間生活困難者及時的紓困補助與協助。
 
「第一天撥打電話進行關懷,心情就受到影響,連午餐都吃不太下,因為聽了多位案家的故事後心情變得很沉重。」臺中資深訪視志工蔡雪櫻坦言,在撥打關懷電話時,聽聞許多弱勢家庭工作上被迫減班、減薪,又無法領到失業補助的情況下,生活變得十分拮据。蔡雪櫻估算自己關懷的範圍,約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家庭生活狀況都需進一步關懷。
 
「我生病,卻讓家人跟著受苦,我怕拖累他們。」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病況隨時可能惡化且無法暢所欲言的吳先生,用筆將自己急迫的擔憂寫在紙條上,短短的一句話,訴說了生活困苦的無奈。
 
吳先生曾是臺中訪視志工蔡淑蕙關懷對象,本來去年(2019年)已結案,在這一次訪視時,蔡淑蕙發現吳先生的兒子為了定期陪伴他回診,不得不減少工時;在賣場擔任清潔工的太太,排班量不穩定,儘管房東體諒吳先生一家的經濟狀況已降低租金,但生活依然困苦。為緩解吳先生一家的經濟困難,慈濟已經緊急給予急難補助金。
 
當時序邁入了夏季,新冠肺炎疫情在臺灣已日趨緩和。但延續數月的疫情中,有些家庭安然度過,也有許多家庭卻因收入銳減、工作受影響,生活出現困難。
 
家住新北市的顏女士原本是行政工作的外包人員,2019年12月因長期工作壓力導致身體出狀況,不得不離職在家休養。當時剛退伍的兒子在一家承辦各式活動的公司工作,隨著疫情蔓延、禁止群聚等規定,2月底開始兒子的工作銳減、只領半薪,3月更是無薪,不得已之下,顏女士五月初應徵醫院的傳送工作以維持家計,又向親戚借了一萬五千元來繳交房租。
 
顏女士正在為經濟擔憂之際,新北市中和慈濟志工林春金找到了她,重新開案並且幫助顏女士母子度過急難時刻。林春金記得打通電話的那一天,顏女士這麼說:「接到這通電話,真的很像在汪洋大海中,抓到浮木的感覺!」
 
慈濟的關懷,一直都在。